2019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6个“防治碘缺乏病日”。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食物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如甲减、结节性甲状腺肿等。
若孕妇缺碘易造成胎儿流产,畸形及死亡,出生后的婴儿、幼儿常可合并智力及体格发育异常等,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体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为降低孕产妇、儿童碘缺乏病的发生,广东省龙川县、紫金县保健院于2019年5月15日上午举办了义诊活动。本次活动主题:碘亮智慧人生 共享健康生活
义诊项目包括:
(1)碘缺乏病的防控科普;
(2)尿碘测定,不用抽血,方便孕妇及婴幼儿多次复查。
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130个国家,共计约十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加碘盐制度后,碘缺乏病已经得到了改观。目前处于持续消除状态,但防治碘缺乏病仍不能松懈。虽然碘缺乏病发病人数有明显下降,但防治形势告诉我们,防治碘缺乏病还需坚持,具体措施及建议如下:
一、建议强化饮食中碘均衡观念
对于碘缺乏人群而言,饮食碘均衡最为重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要求,成人每天碘摄入量应在150ug/天,孕妇应在250ug/天,哺乳期妇女应在300ug/天,而最科学、最合理的补碘方法就是食用加碘盐。建议健康成人每天食用加碘盐10g/天,便达标准,孕妇等人群可以适当增加海带、紫菜的摄入。对于健康正常人而言,碘的摄入既不能不足,亦不能超标,故食用加碘盐后就因减少海鲜、海带等海洋食品的摄入。
二、纠正有关加碘盐致病的不科学说法
近一段时间对于加碘盐的争议很多,甚至部分人群已经开始长时间服用无碘盐。这样做会导致碘缺乏病的发生率回升,故加碘盐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宣传应得到加强。对于已经开始完全食用无碘盐的群众进行相关教育,帮助其重树适当补充加碘盐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少碘缺乏病的牢固观念。否则长时间食用无碘盐,会造成甲减、“大脖子病”等碘缺乏病的发生与再度流行。
三、对可能缺碘人群加强重点监控与防治:
目前高血压人群较多,根据相关指南及治疗共识,食盐的摄入量每日应<6g/天。长期实施会造成部分人群出现碘缺乏病的风险升高,对于这部分人群应建议在尿碘监测的同时,可以适当加用其它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防止碘缺乏病的发生。
另外,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在尿碘测定的同时,应建议适量、适当食用海带、紫菜等,以防碘摄入不足影响母亲及胎儿甲状腺功能,防止胎儿及婴儿的智能发育障碍。
关爱妇幼,呵护健康--深圳市紫金山文化促进会罗湖分会携手香港紫金联谊会向我中心捐赠医疗设备